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school Introduction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由原菏泽财经学校、菏泽工业学校和菏泽农业机械化学校(职工中专)叁所学校合并而成,于2007年开始筹建,2012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学校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努力建设鲁苏豫皖交界地区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了大批德技并修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865亩,拥有现代化的教室、实训室、图书馆、宿舍、智慧餐厅等,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拥有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高端装备实训中心、文旅幼教实训中心、网红直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10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校内实践教学工位超1.6万个。拥有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场所全智能、生活服务全在线的智慧校园网络体系,实现了行政办公、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收费、后勤管理等信息应用全覆盖。校舍整体以徽派建筑文化为主题,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与万花湖水系景观带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自然与人文一体、内涵和气质并存的江北最美湖景大学。


  • 15000

    全日制在校生

  • 769

    现有教职工

  • 500

    获得各类大赛奖励

  • 1.5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亿元)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科学制定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已形成信息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商贸物流系、学前教育系等11个院系,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38个专业面向省内外招生,拥有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现有教职工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2人,硕士、博士384人,“双师型”教师294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58人。先后聘用160余名实践经验丰富、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专家、能工巧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组建教学大赛团队11个、名师工作室67个,400余人获省以上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奖励。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学校以1+齿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教材,将公司典型案例引入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教学,申报获批1+齿证书试点37个。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自下而上建设四级大赛联动体系,近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累计突破5000人次,获得各类大赛奖励累计500余项。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切实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和质量。牵头成立菏泽高端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30余家共同体、联合体建设。与香港震雄集团共建蒋震智能制造学院,与中关村软件园等公司联合成立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学院、华科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由市政府牵头,牡丹区政府、中国美术学院、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方共建的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以“非遗技艺、科技文创、产业孵化融合”为主线,全面实施“文创+科创”的双引擎驱动,已吸引五十多家公司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发展新态势,被评定为2023 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数字产业化方向)和山东精品旅游文创示范单位。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实施开放活校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一带一路、一路有花”国际交流品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范围,拓展国际交流领域,增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培养、学历提升、对外服务,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挂牌成立海外分院1所、海外牡丹学院1所和实训基地1个,成功举办教育部语合中心批复“工业机器人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设立山东省日语闯尝颁础罢等级考试唯一考点,被授予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理事单位。


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化工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出租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叁大线上培训平台。每年面向公司工人、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开展培训10万余人,承接国家会计资格、医师资格、计算机等级等社会化考试3万余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校、全国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牡丹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高端化工人才实践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践基地。

新时期新征程,学校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科学把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质培优,努力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菏职力量。